【导读】我国《婚姻法》原则上规定夫妻各方婚前的财产归各自所有,但同时又允许夫妻双方书面约定婚前个人财产归夫妻双方共有。那么怎样才能让婚前财产协议效力最大化呢?
婚前财产协议的对象:
必须是夫妻一方或者双方合法拥有的财产,包括婚前个人财产和婚后共同财产,不属于夫妻所有的财产不能成为婚前财产协议的客体。
订立原则:
订立婚前财产协议必须出于双方自愿,任何一方均不能对另一方采取隐瞒、欺诈、胁迫的方式,也不能乘人之危。基于不真实的意思表示而订立的协议是无效的。
婚前财产协议的内容:
必须合法,既不能规避法律,也不能违反公序良俗。为了使双方订立的婚前财产协议有效且不遗漏关键条款,建议最好请律师或其他专业人士来起草或者审核该婚前财产协议,以避免协议起草时因考虑不周而给一方造成重大损失,从而有违签订婚前财产协议的初衷。
写婚前财产协议书有关误区
1、误区一:婚前财产协议必须是书面形式,如果是口头协议则无效
解释:有例外:口头协议在下面两种情况也应成立
(1) 夫妻双方对口头协议的效力均无异议。
(2) 能证明双方有口头形式的协议且一直履行。
2 、误区二:如果不签婚前财产协议,则一方婚前财产会变成夫妻共同财产
解释:根据我国婚姻法的规定,一方婚前的财产为其个人财产,不会因婚姻关系的存续期间转化为夫妻共同财产。在这种情况下,之所以还要签订婚前财产协议,主要是要明确哪些财产是夫妻双方的婚前财产,以免将来发生争议。
3、误区三:财产协议只能在婚前签订,婚后再签就没有用了
解释:结婚后可签署婚内协议,同样具有法律效力。
4、误区四:婚前财产协议必须公证,否则没有效力
解释:只要婚前财产协议不违反法律禁止性规定,即使不经公证也具有法律效力。当然,对婚前财产协议做公证更为保险,尤其在是一方丢失协议的情况下,公证机关保留的协议将具有重要的证据作用。
5、误区五:婚前协议书只能婚前签订
解释:婚前协议书可以在结婚以前的任何时间签订。当然,最好是早在结婚仪式举行以前就签订。这样可以避免出现令人怀疑是否有不恰当的压力,并可证明双方签字以前,都有经过缜密的考量。例如,亿万富翁在和女友步上结婚的红地毯之前一秒钟拿出来的婚前协议,并安慰说:「亲爱的,别担心,签了就好。」这种情形极有可能被认定是诈欺、或压力之下签订的协议书。
有效的婚前协议书,应该最好符合以下条件:
1. 书面婚前协议书一定要是书面的,才具法律效力。书面的婚前协议书,能够作为提供协议内容的证据,并能协助证明双方都了解并同意协议书之内容。例外:口头协议在下面两种情况也应成立
(1) 夫妻双方对口头协议的效力均无异议。
(2) 能证明双方有口头形式的协议且一直履行。
2. 双方出于自愿签字。
3. 公证。
4. 只要是合理、公平、以及没有错误、诈欺、压力的情形下,签订的书面婚前协议书,应该具有法律的约束力。可是如果某一方是被不公平的方式诱骗,而签下了婚前协议书,或是在相当大的精神压力之下,签订了婚前协议书,该婚前协议书不具法律的约束力。此外,违反公共政策的婚前协议书条款,法院一般都不予认可。
5. 有律师代表。
6. 双方都已经完全了解责任、权利、可能的变通方式。
通常,签约的双方,总有一方在财务、法律上,会比另一方更具知识。所以,在最后签订婚前协议书以前,找一个律师协助审读、准备婚前协议书,就成了相当重要的步骤。这样将可避免将来被法院裁定不公平、或是过分偏袒某一方。
7. 各自的财务状况都已经完全让对方知晓,应当以清单列表的方式清楚列出所有的现有资产与负债。